四亩的玉米终于到了收获的季节。
其实玉米很早就能吃了,但为了产量能高一些,一直等到玉米苞叶由绿变黄,由黄变白且开始蓬松时,才开始收割。
当然,这些都是流放指南里写的,李婉宁她们打算收割是因为村长特意来和她们说玉米可以收了。
要说这个村长真不错,知道她们不懂这些,每到节点都会稍微提醒一下。
但李婉宁也不能全靠村长呀,还有十年呢,于是带着家里一大伙儿人去地里对着流放指南观察成熟的标准是什么。
首先籽粒乳线消失,大家将玉米拨开,确实没看到什么线,但是由于之前也没有很仔细的观察过玉米粒,不太知道那条线怎么回事,没事,明年再细细观察记录。
其二是籽粒基部出现黑层,这个容易,拔掉玉米粒就能看到。
第三是玉米粒含水量适中,用指甲掐一掐,记住这个手感,以后也可以用来稍事判断。
李婉宁也掐了,明显不是以前啃的那种一掐就出水的嫩玉米。
“我们怎么个收法呢?”李婉宁看了看一大片的玉米地。
看着玉米生长的高度,好像大孩子们都能够得着,刘伯琛的个头就需要抬着手了。
突然灵机一动,刘伯琛出主意:“母亲,咱们将车推到这里来,然后大哥二哥他们将玉米棒子掰下来直接放到车里,或者扔到地上,我和三哥就想掰了棒子的玉米杆割下来,扔到一边,我们一排一排收进去,这样应该最快。”
好嘛,这个安排是他们几个就搞定了?真是个爱劳动的娃。
李婉宁想一想,一排一排收应该是效率比较高的,不过老三老四割杆子有点费劲,得调整一下:“连翘,咱们两个掰玉米棒子,伯远和伯青割玉米杆吧。”
玉米杆割回去晒干了烧火,就省得老大老二经常上山砍柴了,用不了的也可以丢在地边堆肥,割完的地面上露出来的玉米碴子也可以一把火烧了当肥料。
刘伯琛听着李婉宁的安排没有他,急道:“母亲,那我和三哥干什么?”
李婉宁看着这个生怕自己没用的娃,笑了笑:“你和你三哥就捡玉米棒子,整理玉米杆儿吧,然后还要帮你杜若姨装车送回去。”
刚好三个小的也来了,刘雅柔在旁边细声细气道:“母亲,我也可以帮忙。”
刘伯辉也着急凑热闹,刘亚琴虽然没说话,但看着那架势就是要干活的意思。
李婉宁手一挥:“那还等什么?开始吧。”
相比于割麦子来说,李婉宁认为收玉米要稍微好一点,最起码有一部分工作是站着做的。但是割杆子的人有点累,所以三个大人也会替换一下老二老三,让他们休息一下。
默契是多次的配合培养起来的,这么多天大家一直在一起干活儿,多少也有了那么点意思,加上人多,小不点们虽然帮不上踢啊多忙,但多少也有点用,所以这次的收割非常的顺利,只用了两天时间就收好了。
玉米收回来后摆了一院子,玉米杆也整整齐齐的摞在墙角,别以为工作就此结束,还有一个重要环节在等着大家,就是剥玉米粒。
现在的粮税收的不是玉米棒子,而是剥好的玉米粒,所以除了红袖和刘雅婷,其他人一起动手,进行这项浩大的工作。
剥玉米粒先要拿着硬物将玉米棒子任一列的玉米粒抠下来,然后将两个抠好的玉米棒子对着搓,将玉米从缺口处一列列的搓下来。
听着不难,好像还有点好玩,但要搓四亩地的玉米粒,就是一件苦差事了,而且搓久了会手疼。
现在家里要保护手的人可多了,除了两个绣帕子的,那三个抄书的胳膊和手也不能太累着,所以就让他们量力而为,别影响抄书,其他人多做一点吧。
劳动力减少,使得玉米粒搓了整整四天,李婉宁感觉手都不是自己的了。
搓完后就叫村长来过秤,别人家可能差不多一亩收两百斤左右,她们这里是一百八十斤,四亩田收了七百二十斤,缴上六成的税,自家还能剩下二百八十八斤。
大家都挺开心的,因为这个也是今年白得的粮食。
看着大家脸上的喜悦,村长实在不忍心告诉他们:“李夫人,上次忘了和你们说,记得要留种。”
李婉宁愣了下,虚心请教:“请问村长,我们明年还是打算种五亩麦子,四亩玉米,不知留多少种比较合适?”
这个村长心里是有数的:“麦子一亩大约要二十斤的种子,玉米大概要四十斤,都得挑比较饱满,个头大的留。”
这个数字一出来,大家的笑容有些僵硬了,过了一会儿,李婉宁才幽幽发声:“没想到还挺费种子的,谢谢村长,不知这些粮税怎么交上去?在哪里交?”
村长看出了她们笑的勉强,但也没办法,流放总是要有惩罚措施的,不然如果流放后都能锦衣玉食,那还是有什么意义?
“你们先准备好就行,过几天会有专人上门收取,你们欠罪容所的粮食也可以一并交上去,他们有马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和丈夫的小妾一起流放种田养崽崽请大家收藏:(m.alwenxue.com)和丈夫的小妾一起流放种田养崽崽阿里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